建筑设计四要素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北京马家楼转运站全密闭工程被誉为“最美环卫工程”。
建筑师:王琛和伙伴们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资深建筑师 擅长从规划、建筑到室内、景观的一体化全案设计。
在20余年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计思想体系。
其中五行设计法和建筑设计四要素理论是较为实用的战术思想。
北京马家楼转运站全密闭工程被誉为“最美环卫工程”。
马家楼转运站全密闭工程
设计时间:2015
完工时间:2016
建设单位:北京环卫集团
方案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陈一
关于工业建筑
经过近50 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工业建筑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地区分布比较合理、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 ,工业建筑出现了新的面貌, 无论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批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小区拔地而起。
这些新兴的工业区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 除了生产建筑之外, 还有完善的辅助配套建筑,并有精心设计的厂区环境 ,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工业新区的建设带动了城市商业区、住宅区、能源供应区的开发建设。
当代工业建筑环境设计的探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目的和结果是要在包容工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 , 使不良刺激或负荷减至最少。生产越是发展, 生产的文明程度越高 ,建筑环境的作用就越明显。良好的工厂环境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增进健康、吸引人才,并给所在地区带来益处。
为了让我们的城市中心更具活力,中心城市的工业用地被改造以适应大都市的发展,这仅仅是21世纪城市的变化过程。通过建筑改造措施,北京环卫集团正在一步步搭建起与不断增加的住宅区兼容的新工业区,该工业区更清洁无害、更密集、经济更强健,并为技术发展和可持续提供赞助。
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马家楼立交桥东北侧,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25000平米。
该转运站初始建立于80年代,那时,这个地段还是荒郊野岭,周边除了农田,一无所有。既无住宅,亦无商业,随着北京的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这个地区已经变成了临近四环的市中区,而周围的住宅、花市、教堂、餐饮也都逐步兴起,原来的转运站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在不能够找到搬迁的方法之前,全密闭就成了改善周围人居环境、提升环卫行业整体服务品质的必由之路,而此项目位于四环路旁边,在新的城市建设风貌的要求之下,必须对项目整体外观做合理的设计,使之既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又能展现出城市文化、工业文化、环卫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消耗也在与日俱增。如何创造友好型城市,环卫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毫无疑问,随着城市生活消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环卫事业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朝阳产业。
作为四环边上的转运站,就必须承担双重作用:1----保证和扩大产能,同时进行密闭和除臭。2----建立友好的工业建筑形象,树立正面的行业形象。
建筑设计是新的地标建筑,在马家楼立交桥可以清晰看到,同时在环境设计和观感设计上达到高标准,这是企业对社会的回馈。
每一个看到马家楼转运站的人都不禁为它感叹。建筑师只是采用了普通的建筑技术和配置,却打造出一个极具特色的工作空间。这一切都归功于普通的建筑材料—彩钢板。从车间、到连廊、办公区以及构筑物都采用彩钢板材质。该项目中,彩钢板充分展现了其塑性潜质。拔地而起的单独体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
设计手法的实践
建筑概念主要基于两个意图:削弱场地中关于工业、技术、基础设施的符号感,以及通过活跃动感的立面减弱其庞大的体积感,创造一种新的厂房外观体验。
素描关系 色彩关系 材料关系 形式语言是贯穿于所有建筑及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色彩关系是人的视觉对物体产生认知的第一要素 而对于空间设计来说第一要满足的是素描关系的定位 建筑明暗面与天空地面及绿地景观背景之间的对比应有充分的考量 通常天气状况良好的地区对建筑素描关系提出的要求较小 这在欧美等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而对于北京 由于雾霾等其他相关因素 整体天空的一般表现是比较灰暗的 所以要想取得鲜明的建筑形象 就需要在建筑形体本身创造明确的明暗关系 在此项目中 设计师 给部分形体采用黑色 加深了形体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关系的处理 由于在素描关系的处理中效果已然很明显 则不需要太多的色彩搭配 但是为了创造亲和力和友好的形态 设计师尽量避免冰冷的形象表现 因此除了黑色的部分外 均采用铜色 试图创造一些人文情怀
材料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如果说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更多的偏向于概念倾向方面的话,则材料选择就更倾向于功能和实用性表现。当然,质感本身对情怀、视觉的影响十分明显,至少在这个项目中,如何定义材料会直接取决于工艺难度、造价控制,进而影响最终的工期、质量。在这个项目中,由于工业建筑的特殊性,以及有关施工团队的一般性习惯,使用彩钢板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形式语言是我国建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并灵活运用形式语汇实际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且在大多数新项目中,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形式、造型已变得不再重要,反而构成类的形式组合大行其道。
技术的发展给形式的展示创造了足够多的可能性,在这个项目中 形体比例、肌理比例、尺寸比例、面积比例的统一性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线条 、方格、网格的相互关系也相当融洽,但是并无严格意义上造型设计,而这种“无”实际上创造了更多的理解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对其他原则的表述产生冲突。
这栋建筑从外观上除了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无法看出任何转运站的痕迹。
与其说这是一间转运站,不如说是一个纯粹的创造地,匠人们一双双精细的双手通过飞舞的手势传达出与这栋精心建造的建筑的共鸣。
在选择项目使用的材料时,建筑师非常慎重,并最终实现了两种颜色金属板的完美结合。支撑扩建部分的木结构的色彩,柔和而清新,营造出平静、安宁的氛围。封闭部分幕墙表面肌理通过竖向接缝进行刻画,黑色金属板和仿铜金属板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后工业时代的高贵体验。粗犷的大空间富有不朽的工业美学意味,我们决定通过使用金属板这种简洁并坚实的材料将这种美学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这个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 工艺、设备、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表皮系统的完美整合,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在设计整体外包轮廓时,必须同时考虑设备管线与形体轮廓的关系,包括管廊、连廊、电气、给排水管道有可能对外包轮廓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时候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手法,化不利为有利,使他们的处理变成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同时,在设计形体的时候,要同时考虑结构、基础与原有建筑的基础、外线的冲突和关联,这就要求建筑师对于相关专业尤其是结构专业有比较成熟的思想,避免由于考虑不成熟,预留条件不够而造成方案反复修改的局面。
在设计立面的时候,需同时考虑对于室内空间的性质,采光通风的要求通盘考虑,同时整合立面虚实、韵律。
在本项目中,正是这些因素同时进行了整合,才会出现最终实现接近100%的极高完成度。这对于建筑师的综合素质是极大的挑
由于设计师在方案阶段对结构体系、金属板工艺、设备管线的排布等的考量十分充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方的充分沟通和协商,使得最后建筑完工后建筑的完成度极高,达到了95%以上。
这是一件城市建筑艺术品。它在独具特色的城市规划蓝图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家楼转运站的形象作为城市中心的工业建筑,既建构出项目系统的完整性,也传达出设计师无微不至的公共情怀。
由秀米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