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ues

建设一流队伍 创优城市环境 —— 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开展 “强转树” 专项行动纪实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幅画卷,那么,城市管理就是绘就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吉林省长春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绣”出了城市的“高颜值”和“佳气质”,更“绣”出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真学深思强基础

    党建引领筑根基

    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围绕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该局要求各区主要负责人带头讲理论、讲发展、讲思路,帮助执法人员提高“解放思想、解除困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系统内建立“自学、点学、讲学、述学”机制,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

    每年举办管理技能大赛和模拟执法情景体验培训,让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分析思辨能力、应变处置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每年举行“环卫机械操作技能大赛”,从机械常识、操作技能、车辆保养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和现场教学,采取“模拟工况,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技能竞赛,在全系统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改进方式转作风

    规范管理聚合力

    出台《关于城市管理领域实施助力经济发展的八项措施》,按照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部署,鼓励支持开办便民市场、免除商家相关费用、实行审慎包容监管,促进劳动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发展。该局转变工作作风,在坚持“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的同时,把“服务人性化”融入其中。

    印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文件,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主、文明执法。

    2017年开始,该局组织466名干部组成268个工作组,与全市61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乡镇进行一对一包保,开展“走遍长春”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徒步排查、现场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细微处入手,以小问题查找大根源,以小切口带动大提升。

    “走遍长春”专项行动开展两年多来,共查找城市管理问题21455件,整改20468件,整改率95.4%,一大批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百姓生活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通过不留死角“治脏”、不遗余力“治乱”、不留情面“治差”,打造了环境整洁、设施完好、景观优美、管理有序的市容环境。

    进一步搭建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在长春新闻广播频道开通“城市管理热线”节目。截至目前,“城市管理热线”节目接听市民热线1800余个,各部门和单位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现场核实处理并及时反馈,热线答复率100%。

    示范引领树形象

    服务民生驭全局

    近年来,长春推进“旧改建绿、拆违复绿、拆围透绿”,着力打造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互协调的新格局。

    2019年6月,长春市城市管理局拆除了机关围墙,曾经“养在深闺”的树木花草,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拆除围墙后,该局除了补植增绿外,还沿人行步道增设了6个长条座椅,方便市民休闲纳凉。市民纷纷为该局“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形象点赞。

    2019年,长春进行了人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其中一项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的重点工作就是“拆围透绿”——打开沿街院落围墙,整合重塑街区空间,推进绿化融合渗透,增加绿量提高品质。这项工作涉及到多家单位,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带着改造方案和规划图与相关单位负责人沟通,充分听取相关意见,实现了拆建无缝对接,不仅完成了改造任务,还助力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通过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城市管理部门以找准问题根源、搞清群众期望、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为民形象”得到了基层、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直以来,长春市城市管理系统急群众所急,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疫情防控期间,长春市城市管理系统成立了由761名党员组成的防控突击队,坚守在城市出入口、机场、火车站和居民小区,开展人员排查、宣传动员、市容管控和组织特殊垃圾收运处理等工作,以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运行保障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作出突出贡献。

    特殊时期,全市城市管理系统还承担了物流企业和人员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对全市481家物流企业及门店的1.5万名从业人员开展日常检查监管工作,确保人员健康、轨迹可查。

    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每周到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专项行动,清理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和各类市场内的废弃物,将精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末端,通过服务零距离打造整洁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长春市城市管理系统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新形象,不断提升长春城市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为长春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