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垃圾分类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社会文明的试金石和生态文明的助推器
中国网: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就要充分地了解我国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理的相关情况。为此,《中国访谈》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向各位网友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杨楠 摄)
中国网:欢迎刘教授做客《中国访谈》。在一般人看来,垃圾问题在生活当中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却专门就此作出了指示,并且把垃圾问题提到了社会文明水平的高度。对这件事,您怎么看?
刘建国:我认为这其实是说到了垃圾分类这件事的本质上去了。我们讲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教育教化的产物。什么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讲过,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垃圾分类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过程。这虽然确实是一个小事,但是通过这一件小事儿,可以带动很多的大事。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如果连垃圾分类这样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指望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过来讲,如果像垃圾分类这么琐碎的这些小事,我们都能够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下去,还有什么难事我们做不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垃圾分类主要是在培养我们的公民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在这些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其实是我们做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好的载体。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去做,它每天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事情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可以从做这个事情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更好的一些能够在其他地方也能够用得上的这样一些素质。所以我觉得它本质的意义,对个人来讲,就是提升个人素质的一个做法。对社会来讲,垃圾分类又是一个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过去,我们只注重末端,比较粗放式的一个管理,到现在要注重全过程,你要精细化管理的这样一个转变。过去,我们觉得垃圾不要紧的,反正你把它倒到垃圾桶中,把垃圾筒拉走,送到处理设施处理了就完事了。(垃圾处理)基本上跟居民之间也不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现在,如果要分类,必须去做居民的工作,让他正确地投放垃圾。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后端配套建设分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的设施,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效益。我们整个要管理的链条其实是延伸了,对象其实是多元化了,所以也考验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这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再进一步来讲,如果我们每个人养成了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就会树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样的一些意识,把这种意识带到工作当中去,带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去,比如说带到消费当中去。它就可以引领绿色生活,引领绿色消费,也会促进绿色生产、绿色发展,所以它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我总结起来,垃圾分类跟文明的关系真是比较的大,可以讲它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社会文明的试金石,也是生态文明的助推器。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中国网:很多居民现在也反映:我在家把垃圾分类做好了,到了垃圾处理厂又混到一块了,没有体现出垃圾分类的价值。对于这件事、他们的想法,您怎么看?
刘建国:我觉得实际上这就看我们怎么样认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本身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责任体系,在这个当中,涉及到的参与方是比较多的,产生垃圾的居民、单位,这是一方;收集、运输、处理垃圾的企业,这是一方;整体上去管理垃圾的政府又是一方。在这个当中,谁有谁的责任,谁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如果说我们现在还是在这个地方都不尽自己的责任,相互指责,这件事情就永远无解。
具体到你讲的,很多居民说我把垃圾分类了,后端又混到一起,我就受到了伤害,我就不愿意再去从事垃圾分类的工作。
当然,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讲垃圾分类是一个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在一定的阶段,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刚才讲到了两端相互制约的问题,我们恰好处在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最容易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各方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我的观察是,通常,说“我分类了,后端车又来把这些一起拉走,然后我就不愿意分类了”,这样的人,大部分可能从来没有参与过垃圾分类,他只是为自己的不作为、不负责任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而已。
分类这件事,你要愿意去做,只需要一个理由,这是我应该尽的责任;你要是不愿意去做,你就可以找到1000个理由,很多情况下这其实是一个借口。
另外,确实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坚持参与垃圾分类,但确实也发现了这种——他分类了,后面的车又混着拉走这种情况。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真正坚持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的人有多少,占比能有百分之多少,能到50%吗?到不了。能到30%吗?也到不了。可能真正坚持能够去按照要求参与垃圾分类的人,也就是10%的水平。那我们在想,如果只有10%的人参与垃圾分类,90%的人没有参与,我分类投放到垃圾筒中的不还是混合垃圾吗?如果说垃圾筒当中的都是混合垃圾,我还把它分类运输,不也是一种浪费吗?
所以,我们现在实际上需要做的是大家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只有各负其责,把自己在这个链条上面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这件事情总会有解决的一天。
当然,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在立法推动垃圾分类的时候,是严格禁止混装、混运的。一旦一个地方要去做垃圾分类的时候,是要禁止混收、混运的。在北京,不同的垃圾是用不同颜色的车辆在运输。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监督。上海、厦门、深圳这些地方都是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的城市,都有严格的要求,杜绝混收、混装、混运。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不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先尽到自己的责任再说。
中国网:做好自己该做的。
刘建国:对。
欢迎投稿:来搞请投中环协网站 网站邮箱: